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现在开庭

第04版
综合新闻

第05版
采风周刊

第06版
江西版

第07版
江苏版

第08版
浙江版
  标题导航
提高依法管理能力 增强群众法制观念
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要闻简报
王胜俊会见泰国大理院院长颂超一行
最高法院司法巡查组赴浙豫甘巡查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要着眼于
提升队伍素质塑造高尚人格
以“文化五室”为载体推进法院文化建设
最高法院讲师团巡回授课
努力消灭“同案不同判”现象
张军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
保安局局长李少光一行




2011年08月23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消灭“同案不同判”现象
——浙江法院推行量刑规范化工作样本调查
本报记者 张景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0年10月,量刑规范化改革全面试行,截至2011年6月,浙江省法院系统审结涉及15种规范化罪名案件共31758件,判处被告人共50615人,试行前后的量刑结果基本保持平衡。试行后的案件上诉率为8.98%,同比有所下降。同时,浙江全省法院也普遍反映案件的上诉率和二审改判率均有所下降。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幼璋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告诉记者,量刑规范化试行工作,在浙江省法院系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成效一:解决 “同案不同判”问题

  王幼璋告诉记者,浙江省社会各界对量刑规范化试行工作总体上给予了肯定。量刑规范化改革统一了量刑方法和步骤,设置了量刑情节的适用标准,使法官量刑有了明确、具体、更具操作性的依据,最大限度地统一了法律适用标准。个案之间、地区之间的量刑更加均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同案不同判”问题。

  王幼璋举例说,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通过量刑规范化改革,法官之间对同类案件的量刑结果日益均衡,没有出现畸轻畸重的现象。又比如温州地区明确规定量刑基准与调节幅度,有效合理地限制了自由裁量权,避免了相同或相似案件在不同县域的量刑差异,促进了被告人息诉服判。

  成效二:缩小“人情案”、“关系案”滋长空间

  量刑规范化的实施使量刑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更加客观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排除案外因素的干扰。王幼璋形象地将量刑标准比喻为应对说情请托的一道门槛,缩小了“人情案”、“关系案”的滋长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量刑暗箱操作,既为法官减轻了压力,也让说情者望而却步。

  由于公诉机关量刑意见的发表、庭审中对于量刑事实及刑罚适用的辩论,尤其是判决书关于量刑的详细表达,使法庭审判更加公开、透明,使被告人能够对法院判决的量刑结果明明白白、心服口服。在庭审过程中,审判人员的量刑意识普遍增强,量刑程序相对独立。法庭辩论围绕定罪、量刑和刑罚适用充分展开。根据审判人员引导,控辩双方能够很好地抓住量刑部分的辩论点,使量刑程序能够独立发挥作用。同时,浙江很多法院为了能够让被告人清楚自己的刑期到底是如何给出的,还直接在宣判后进行释明,从而使被告人容易接受判决,提高服判息诉率。

  成效三:法院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进一步提高

  王幼璋告诉记者,量刑标准和量刑过程的公开,使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和判决结果更加理解和支持。群众不仅要看到结果的公正,还要看到实现结果公正的过程也是公正的。而量刑过程的公开、透明,有助于推进实现过程的公正。

  →下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法院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已经属本网书面授权用户,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法院报”
制作单位:人民法院报出版部。京ICP备05029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