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标题导航
村主任紧急情况下为村民手术签字成被告
宜春9名被告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获刑
重庆一砖厂不运行防污设施直排大气污染物被罚10万元
50元一斤花茶冒充1000元名贵草药
“赠送”的精装修有瑕疵导致延期交房
鞍山2人以赠送物品为名诈骗老年人被判刑
二手名表1元被“秒杀”后卖家拒绝发货




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手名表1元被“秒杀”后卖家拒绝发货
西安未央区法院:双方已形成信息网络买卖合同关系,卖家应承担违约责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报讯(记者 贺雪丽 通讯员 许 颖)网购大促活动优惠的价格总是令人心动,然而拍下心仪的产品后,卖家却迟迟不发货怎么办?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被告当庭向原告支付违约金3000元。

    2019年9月8日,原告金某在被告某奢店铺花费1元“秒杀”到二手名牌表一枚。抢购成功后,被告迟迟不发货,金某多次催促遭到被告拒绝,并被要求申请退款。双方沟通无果,原告遂诉至未央区法院,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合同并支付违约金3000元。

    被告辩称案涉手表并非秒杀产品,实为竞拍产品,出价高者购买成功。原告之所以下单成功,系后台操作不当所致,且案涉表已实际出卖给其他顾客,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原告可申请退款。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挂出可以实际下单的具有产品名称、型号、标价的产品链接的行为即发出要约,消费者只要下单成功,即作出承诺达成交易,故原、被告之间形成了信息网络买卖合同关系,原告支付对应价款,被告理应按期发货。现涉案手表唯一且已另卖他人,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但被告的行为已构成违约,理应向原告进行赔偿。法官通过组织双方调解,耐心释明法律关于信息网络购物的规定,明确权利义务关系,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向原告支付违约金3000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已经属本网书面授权用户,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法院报”
制作单位: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出版部。京ICP备05029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