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标题导航
司法职能服务保障供给侧改革的生动实践
中国仲裁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平舆法院多举措打击拒执犯罪
联动化矛盾 为民解难题
多举措提升诉讼服务水平
为52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39万余元
黄志丽代表:当好十九大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
手机APP助推司法公开




2017年11月07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届自贸区纠纷解决与临时仲裁专题论坛举行
中国仲裁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报讯 (记者  刘  曼)11月3日,由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主办,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法律出版社、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自贸区纠纷解决与临时仲裁”专题论坛在京举行。与会代表围绕“自贸区纠纷解决机制创新”“临时仲裁VS机构仲裁”“自贸区临时仲裁的制度构建”三个主题进行研讨。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赋予自贸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研究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在自贸区的发展过程中,法治化是自贸区核心要求和战略之一,法治应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中国仲裁目前最好的发展道路是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而不是扩张规模。仲裁界应当通过提高办案质量,赢得社会认可,不断提升仲裁公信力。黄进强调,发展仲裁事业应当加强仲裁学学科建设。仲裁学应当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仲裁学学科体系的核心是仲裁法学,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仲裁经济学、仲裁管理学、仲裁社会学、仲裁文化学、仲裁伦理学等。

    法律出版社总编辑孙志华表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随之国际法与仲裁法也需要相应提升,要从被动的接受走向主动的引领,通过研究、实践,总结出中国自己的路。

    本次论坛围绕自贸区纠纷解决及临时仲裁主题,分设“自贸区纠纷解决机制创新”“临时仲裁VS机构仲裁”“自贸区临时仲裁的制度构建”三个单元进行主题发言与讨论。近20家涉自贸区仲裁、调解等机构的代表发言,近200名来自全国的相关人员、专家学者等参加了论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法院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已经属本网书面授权用户,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法院报”
制作单位:人民法院报出版部。京ICP备05029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