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钻过吊脚楼的木隔板,在狭窄的过道侧身通行,法庭干警们反复勘察现场并听取双方的意见。
四根竹竿、几张桌子,干警们在吊脚楼旁的空地上搭建起一个简易的巡回法庭。国徽高高悬挂在竹竿上,芦苇在田埂上迎风飘摇。
“你家砌墙堵住排水沟,导致我家的生活污水无法排出,挡土墙必须拆除。”
“洗衣服的泡沫、猪栏污水、菜园水都流到我家的木棚,又脏又臭,必须先解决污水排放问题。”
……
双方就污水排放问题提出了各自诉求,主审法官叶慰勤意识到调解这起纠纷涉及的污水排放矛盾有了苗头。
“经调解,双方目前都倾向于同意挖沟铺管解决污水排放问题,但是对于是否侵占地基的分歧仍十分激烈。”庭审结束后,叶慰勤一边收起法槌,一边思考着下一步的审理思路。“都是左邻右舍,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将组织两至三次调解,帮助你们化解纠纷。”他再三劝解双方当事人。
18时许,干警们沿着蜿蜒的山路返程,黄昏的余晖斜照在贝江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层层叠叠的梯田与之相映成趣。望着大山深处若隐若现的苗寨人家,记者眼前又闪现出干警们背着国徽行进在苗寨田埂上的场景,四季轮换,他们始终如一。伴随着巡回办案的法槌声在田间地头一次次响起,他们心中的法治信仰也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