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法科学生更应该关注社会。您提的这些问题,都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赵禹涵关注社会的提问,张军首先给予肯定。“金融风险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次专门强调。司法不能仅仅消极的受理案件,更要能动的、积极的反映社会需求,在司法过程中,以检察建议,以办案引领向社会发出信号,为经济发展提供法治‘天气预报’,促进防范各类金融领域的‘黑天鹅’‘灰犀牛’,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人民群众在金融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对此,张军举例介绍,最高检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查办金融犯罪特别是涉众型金融犯罪,不仅消耗大量行政资源、司法资源和社会资源,而且犯罪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挽回,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为此,2019年最高检向中央有关部门制发了“三号检察建议”,和相关部门一起强化源头治理,让有效监管跟上、落实,把违法犯罪风险和危害消除在萌芽状态。
“能不能给‘边区’听众一个提问机会!”座位略有些靠边的该校法学院2020级法律硕士研究生莫野举手,高声争取提问机会,得到支持鼓励后,他问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针对目前日益频发的家庭暴力问题,检察机关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来遏制这一现象,切实保护家庭关系中的弱势方?
“家暴问题确实值得重视,现在不仅有‘男家暴’,也有‘女家暴’。”对莫野同学的提问,张军从司法办案引领促进和谐家庭关系建设、检察建议为保护家庭弱势方支招、“一号检察建议”呵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作答,赢得热烈掌声。
“为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最高检最近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中,对一些涉诉企业作出了相对不起诉的决定。关于单位犯罪的相对不起诉制度,检察机关未来还有哪些探索?”该校公诉人班硕士研究生、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刘强提出了一个很“实务”的问题。针对“检察官同学”的提问,张军介绍,最高检正在一些地方开展企业合规检察制度试点,对企业经营中的违法犯罪建立起依法从宽的规范制度。张军表示,“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起与企业合规制度相融的检察工作制度,以丰富的检察实践,助力刑事追诉立法、司法、执法不断健全完善,适应经济社会更好、更稳、更高质量发展。”
关注检察制度的该校法学院2019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冯梦迪提问:“公开听证有助于化解矛盾纠纷。我们注意到,最高检出台了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各地检察机关正在按规定开展这项工作,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检察机关在这方面还会有哪些新‘动作’?”
“公开听证有助于化解矛盾纠纷。上个月,我在福建主持了一起公开听证申诉案件,咱们清华法学院的张建伟教授作为听证员参与、有力支持了这次听证。这起听证案件的效果很好,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我们要求,新一年,每一个检察院都要围绕办案开展听证,‘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条线都能有检察听证案件,也会有更多您关注的不捕、不诉案件经听证结案。”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已经比预定的时间晚了很多,面对意犹未尽的同学们,张军表达了希望:“感谢大家对检察制度、新时代检察改革发展的关注,希望在这里会走出更多的共和国检察官。”
“张军检察长的讲座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让我更加宏观、立体且深刻地认识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令清华大学法学院2020级法学博士林嘉珩印象深刻的是,讲座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民性”。他表示,作为刑法学专业的博士生,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要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状和司法现状,了解人民的需求,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
像这样发自内心的感受,许多清华学子都有共鸣。也正因为如此,夜深人未静——虽然主持人宣布讲座所有环节结束,但围绕讲座展开的思考和讨论还在清华学子中继续着。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主持讲座。清华大学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聆听讲座。